书画大师范曾失联引关注,女儿发声:继妻带离,珍藏画作疑被搬空
8月16日,中国著名书画大师、现年87岁的范曾因突发“失联事件”冲上微博热搜,引发社会广泛关注。
8月16日,中国著名书画大师、现年87岁的范曾因突发“失联事件”冲上微博热搜,引发社会广泛关注。
16日傍晚,范曾女儿范晓蕙在个人微博发布声明,称父亲被其妻子徐萌带离住所后失联,住所被贴封条,库房珍品被搬走,部分老员工被辞退,且徐萌曾威胁员工不得外泄消息。
书画圈最近炸开了锅!87岁的范曾突然失联,他那位小50岁的娇妻徐萌被曝卷走20亿字画跑路了。要知道范曾可是书画界的"印钞机",2012年一年画作成交额就高达9.4亿元。这位老艺术家三段婚姻都充满戏剧性,没想到晚年栽在了第四任妻子手里。
孟潮,男,1955年生,陕西省华阴人,号太华浪子,华阴市第六届政协委员,曾就职市委宣传部。现为: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;陕西美术家协会会员;陕西书画协会会员(陕西省民俗摄影协会会员);黑龙江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常务副院长;秦晋豫金三角文研院顾问;渭南市美术家协会理事;
李具州现居北京,自幼便与笔墨结缘,醉心于书法艺术。在琅琅诵读儒家典籍、品味唐诗宋韵的岁月里,遍临历代名家碑帖,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。幸得王鸿钧大师垂青,在其春风化雨般的教诲与严苛要求下,诸体皆能,尤以篆书与毛体见长。更潜心钻研古今文学,溯本求源,上追毛体之雄浑
中华文明五千年,书画为魂。从甲骨刻符到水墨长卷,从碑帖筋骨到翰墨风华,艺术始终是民族精神的镜像,记录着“形而上者谓之道”的哲思,承载着“笔墨当随时代”的担当。
中华文明五千年,书画为魂。从甲骨刻符到水墨长卷,从碑帖筋骨到翰墨风华,艺术始终是民族精神的镜像,记录着“形而上者谓之道”的哲思,承载着“笔墨当随时代”的担当。
展览共展出300幅美术作品,青花瓷的清新淡雅、唐三彩的色彩斑斓、京剧脸谱的醇厚韵味皆在其中,国风动漫让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碰撞融合,非遗系列展现剪纸、泥塑的传承之美。100幅书法作品中,真、草、隶、篆、行五体皆备,楷书作品尽显汉字端庄之美,行草作品气韵生动、妙趣
本报讯(通讯员商立超 胡立华 长城网·冀云客户端记者邢丁)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,传承弘扬伟大抗战精神,近日,一场意义非凡的书画展在迁安博物馆拉开帷幕,吸引了众多书画爱好者、中小学生与市民前来参观。
孙兆君,男,斋号弘昌轩。山东省泰安市人,文化部高级美术师,签约书法家。
本次书画交流会共收到青州市直机关各部门单位推荐作品124幅,作品主题鲜明、内容丰富、形式多样,涵盖书法、国画、油画等多种艺术形式。
书画作品要紧紧围绕河北省会后花园·井陉的文旅资源,充分展示井陉的历史文化、壮美风光、生态奇观、民俗风情、人文底蕴。书画作品内容需积极向上,主题鲜明,富有地域特色,兼具艺术性与思想性。
歌曲作品要紧紧围绕河北省会后花园·井陉的文旅资源,充分展示井陉的历史文化、壮美风光、生态奇观、民俗风情、人文底蕴。歌曲内容需积极向上,词曲优美,易于传唱,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。
祝枝山行草书咏怀十七首卷,纸本37×593.5cm,己巳(1509年)作,资料来源:朵云轩2024秋拍。
书画作品要紧紧围绕河北省会后花园·井陉的文旅资源,充分展示井陉的历史文化、壮美风光、生态奇观、民俗风情、人文底蕴。书画作品内容需积极向上,主题鲜明,富有地域特色,兼具艺术性与思想性。
《阅兵展国威 ·文化铸灵魂》本期特别推荐人物 罗建辉,穿越历史风云,奏响文化华章。当激昂 的旋律响起,当整齐的步伐震撼大地,大阅兵, 是一场视觉盛宴,更是一次文化的深度洗礼。它 让我们在自豪与感动中,铭记历史,传承文化, 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征程奋勇前行
文化,源自人类漫长的发展历程。在远古时期,人类为了生存不断探索与积累经验。如部落以打猎为生时,面对生存的挑战,有人凭借独特的方式获得成功,其经验与技巧在人群中传播,这便是文化形成的最初萌芽。
“墨韵汇言·扇绘共策”社区居民书画摄影作品展日前在徐汇区龙华街道民苑居民区开展。作为民苑居委会“汇言汇策”自治项目的核心内容,此次展览以书画为纽带,着力搭建居民互动平台,挖掘社区能人骨干,提升社区自治凝聚力。
书法作品中,笔走龙蛇,书写元好问经典词句“问世间情为何物,直教生死相许……”,以灵动线条传递深沉情感 。
是卷经吴近道收藏。后传入日本,由日本著名画家阿南竹垞题签、题盒,日本著名书道家田中凤柳珍藏。文徵明七十岁所作《草书千字文卷》,振笔疾书,自首至尾一气呵成,字字珠玑,美不胜收。